English

酒好也怕巷子深

■市场反思
1998-08-07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许昌兵 实习生 杨明安 我有话说

早就听说在东城翠花胡同有个北京历史最久的个体餐馆——悦宾饭馆,据说它的老板是北京的首批下岗者,近日京城几家媒体相继以“我们不怕下岗”对此作了报道,这更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日前,记者顺路走访了这家饭馆。

在美术馆附近下车,沿着翠花胡同往里走,快到尽头时候终于看见了“悦宾饭馆”右拐的指示牌。餐馆外形朴素、整洁且有点雅致,一看便知其“历史悠久”。

敲开掩着的门,探头进去说明来意,老板显得有点拘谨,因为一边待客一边聊天有所不便,但他还是让我们坐下和我们谈了起来。这时,我们才发现已是中午11点半了,可餐厅的几十张桌子都是空的,无一顾客光临,忙问其原因。

老板摇了摇头叹口气说:“哎,现在生意比以前淡多了,虽说靠年头撑着,有点知名度,比周围几家饭馆要好点,但同以前相比生意要少了三分之一。”

我们又问其在经营特色上有没有什么变化或独到之处,他说:“这个饭馆是我父母1980年9月一手创办的,我是1987年才离职接管过来,我父母确实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血,也创造了几个独道的菜谱,但说实话,到我这就基本上是一种维持状态了。”

“那您有没有其他经营打算呢?”我们问。

他沉默了一会说:“暂且还没有。”

这时,老板的母亲从外回来,想起她就是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老板,我们不由得对她的魄力产生一种由衷的赞赏,我想,以新中国的“阿信嫂”来形容其胆识再好不过了。遗憾的是,我们想和她再聊一聊时,她却因今天太忙希望下次预约而没有谈成。无奈,我们起身出门,这时,有两个客人也是那天的第一批客人,推门进来吃饭,时间已是12点多了。

简短的半小时采访就此结束,但作为小有名气的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的经营模式和现状却不能不让人忧虑。在当前餐饮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只靠品牌或知名度,而不走出去开拓市场,走特色之路,其结果显然是逐渐萎缩消亡,一家家饭馆今日还在营业,明日便成了美发店,后天又成了鲜花店,这已是现实中的例子。在市场经济及信息时代,再好的酒恐怕也要走出深巷了。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